欢迎您进入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官方网站电器有限公司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官方网站

造洁净厨房 做健康美食

油烟净化一体机批发定制首选服务商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23-4567

又一位农业科学家获得“共和国勋章”!让我想起了国士袁隆平

文章出处:网络 人气:发表时间:2024-10-09 08:09

  尊龙凯时官方入口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其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中国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王振义,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农业发展战略专家李振声,中国人民原52824部队副师职顾问、战斗英雄黄宗德4人分别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他们分别是: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

  众所周知,小麦和水稻,是中国的两种主要农作物。由于气候、地形等差异,中国形成了南部种植水稻,北部种植小麦的农业格局。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坐镇南方,改良水稻,提高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而在北方,李振声研究小麦,培育良种,一度让小麦的增产速度超越了水稻。

  袁隆平和李振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粮食增产和农业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闻中的露脸也大多是严肃地参加各种会议,发表各种科学演讲,或者是在田间地头视察水稻的生长情况。

  2022年,央视网上一部的纪录片《国家记忆》,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袁隆平。

  纪录片通过记录他在普通生活、工作中的喜悦悲伤,让我们看到了他真实平凡的一生。

  21岁时,还在上大学的袁隆平差一点就考了空军当飞行员,结果在准备报到的前一天,因为国家考虑到当时的大学生太金贵,又正值抗美援朝时期,所以参与选拔的大学生被全部退回。

  22岁时,因为爱好游泳,他又差一点进入国家游泳队,结果因为选拔比赛时微弱的差距(录取前三名,他第四名)落选了。

  23岁时,无缘蓝天和碧水的袁隆平,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湖南的一所农校教书,这一教,就是18年。

  30岁的某一天,袁隆平在学校的试验田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形态特优的稻株“鹤立鸡群”,他与杂交水稻的渊源就从这里开始了。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这是粮食的重要性。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我都亲眼见过。大家都没有饭吃,叫花子过去讨饭,饭都没有,你讨谁?”

  当时,主持人问他,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他连说两个“不可能了”“不可能了”,然后长舒一口气。

  袁隆平从1964年就开始专心研究杂交水稻,之后一直没有停过,他把自己一生精力都献给了杂交水稻。面前的一个个难关被攻克,水稻的亩产量一次次增加:500公斤、800公斤、1000多公斤。

  现在,中国人民都能吃饱了,世界上50%的水稻田也都种上了杂交水稻,全球稻米产量再增加1.5亿吨,增产的粮食能多养活四五亿人。

  正是这份质朴和坚定,让袁隆平在重重阻力和各种困难面前不灰心、不放弃,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次实验,总结每一次经验。

  不论多大年纪,不论走到哪里,袁隆平心心念念的还是他实验稻田里的超级水稻。

  不论是天晴还是下雨,还有她们的小名大米和小米,这些名字的缘由无不昭显着袁隆平毕生的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可以说,这半个世纪,袁隆平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研究杂交水稻。

  下田地做实验,他很少坐车,都是骑着自行车去的;直到后来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不方便了,才购置了一辆不到十万元的车;国家奖励给他青岛市国际院士港的别墅,他把它改成了团队研发海水稻的科研室。

  一份知名的外媒杂志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报道:袁隆平很值钱,单他个人的品牌价值就达到数千亿。

  即便已经举世闻名,身价千亿,袁隆平最看重的还是脚踏实地的“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并把这份坚定的意志,传递给了下一代。

  从水田到沙漠,从盐碱地再到走出国门,袁隆平用一颗种子改变世界,让更多的人“吃上饭,吃饱饭”。

  如今,袁老已逝,可他曾经带领的科研团队依然深耕在杂交水稻领域,不断创新。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1] [2] 《国家记忆》 2022051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神奇稻种

推荐产品

返回顶部